手厥阴心包经的经络走向包含天池、曲泽、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等重要穴位。该经络起于胸中,主要沿上肢内侧中线走行,止于中指末端,与心包及三焦有密切联系。
1、天池
天池位于胸部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5寸处。该穴位常用于缓解胸闷、胁痛等症状,具有宽胸理气的功效,临床可配合其他穴位治疗乳腺疾病或心肺不适。
2、曲泽
曲泽位于肘横纹中点,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凹陷中。此穴是心包经的合穴,主治心悸、肘臂痛,针刺或按摩可调节心气,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急性胃肠炎引起的呕吐也有效果。
3、间使
间使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作为心包经的经穴,常用于治疗心痛、胃痛,对疟疾发热、癫狂等神志病症也有辅助调节作用。
4、内关
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此穴是络穴和八脉交会穴,具有宁心安神、和胃降逆的功效,现代常用于缓解心律失常、晕车呕吐及失眠焦虑。
5、大陵
大陵位于腕掌横纹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作为心包经的原穴,主治胸胁痛、腕关节疼痛,对口臭、癔症等病症也有调节作用,常与神门穴配伍使用。
6、劳宫
劳宫位于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处。此穴可清心泻火,改善口疮、中风昏迷,按压劳宫还能缓解手掌多汗症,常作为急救穴位使用。
7、中冲
中冲位于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0.1寸处。作为井穴,具有醒神开窍的作用,常用于治疗中暑、昏厥,点刺放血可快速缓解高热惊厥等症状。
进行穴位刺激时需注意定位准确性,建议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通过针灸、艾灸或推拿等方式操作。自行按压穴位时力度应适中,出现心悸、头晕等不适需立即停止。心包经穴位治疗需结合个体体质差异,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应优先接受正规医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