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缓的治疗方法需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决定,通常包括观察监测、病因治疗、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以及生活方式调整等。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
1、观察监测
对于心率在50-60次/分且无头晕、乏力等症状的人群,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过高或运动员体质有关,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建议定期复查心电图或动态心电监护,监测心率变化。
2、病因治疗
继发于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压增高或药物因素(如β受体阻滞剂)的心动过缓,需针对原发病治疗。例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药物导致者需调整用药方案。
3、药物治疗
急性症状性心动过缓可短期使用阿托品片、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等提升心率,慢性患者可考虑氨茶碱片。但药物可能存在心悸、心律失常等副作用,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4、心脏起搏器植入
适用于心率小于40次/分、反复晕厥或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的患者。根据病情可选择单腔、双腔或具有频率应答功能的起搏器,术后需定期随访程控参数。
5、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等诱发因素,保持规律作息。合并高血压或冠心病患者需控制血压、调节血脂,吸烟者应戒烟,肥胖者需控制体重。
心动过缓患者出现黑矇、晕厥等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治疗过程中需遵医嘱定期复查,切忌自行服用升心率药物。安装起搏器者需避免接触强磁场环境,术后1个月需复查心电图和起搏器功能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