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复苏是否需要人工呼吸配合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实际施救时应以现场条件和施救者能力为准,优先保证胸外按压的持续进行。
1、未经培训的施救者
建议采用单纯胸外按压法。2020年美国心脏协会指南指出,未经培训或存在顾虑的施救者可仅实施每分钟100-120次的胸外按压,同时通过手机免提功能与急救中心保持联系获取指导。该方法可使心脏骤停患者获得约50%的有效循环血量,避免因人工呼吸中断按压影响复苏效果。
2、经过专业培训的施救者
推荐采用30:2的按压-通气比。对于溺水、窒息等呼吸源性心脏骤停,或儿童、婴儿患者,人工呼吸能显著提升存活率。施救时需确保每次吹气1秒,观察到胸廓起伏即可,避免过度通气导致胃内容物反流。使用防护面罩等屏障装置可降低感染风险。
3、双人协作救援
建议由一人持续按压,另一人实施人工呼吸。使用AED时应在除颤后立即恢复按压,电击后5秒内重新开始心肺复苏。研究显示,配合人工呼吸的完整心肺复苏可使神经系统良好预后率提高2.3倍,但需确保每次中断按压时间不超过10秒。
进行心肺复苏时应优先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及时获取AED。建议公众定期参加急救培训更新技能,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患者年龄、病因、施救环境等灵活调整策略。任何形式的心肺复苏都比不作为更能挽救生命,关键是要立即开始并持续到专业人员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