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患者预防病情加重的方法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调整、遵医嘱用药、定期监测、避免诱因以及心理调节等。这些措施需在医生指导下长期坚持,以维持心脏功能稳定。
1、生活方式调整
日常需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腌制食品。每周进行5次30分钟以上的有氧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时心率不超过最大心率的70%。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腰围男性不超过90cm、女性不超过85cm。
2、遵医嘱用药
规范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美托洛尔缓释片控制心率,培哚普利改善心室重构。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服用华法林需定期监测INR值,控制在2.0-3.0之间。不得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特别是利尿剂突然停用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
3、定期监测
每3个月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半年进行动态心电图监测。居家每日早晚测量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静息心率维持55-70次/分。血糖异常者需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血脂中低密度脂蛋白建议降至1.8mmol/L以下。
4、避免诱因
冬季注意保暖,室温保持18-22℃。避免情绪激动,可进行冥想训练。预防呼吸道感染,建议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严格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心功能Ⅲ级患者每日不超过1500ml,出现双下肢水肿需及时就诊。
5、心理调节
通过正念减压疗法改善焦虑,抑郁量表评分≥10分需心理干预。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小时睡眠,午休不超过30分钟。参与心脏康复训练,包括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运动耐量,逐步提高心肺功能。
患者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胸痛持续超过20分钟伴冷汗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建议制作包含用药记录、过敏史的病历卡片随身携带,每年至少进行1次心肺功能综合评估。注意观察尿量变化,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应及时就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