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肌酶谱异常提示哪些心脏损伤

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肌酶谱异常可能提示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力衰竭、心脏手术或外伤以及药物或毒性物质损伤等心脏问题。这些损伤会导致心肌细胞受损,释放特定的酶或蛋白进入血液,从而在检查中出现异常。

1、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此时心肌细胞破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钙蛋白(cTnI/cTnT)会显著升高,通常在发病后3-6小时开始上升,24小时达峰值。患者常伴随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需立即进行冠脉介入或溶栓治疗,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等抗血小板药物。

2、心肌炎

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反应引发的心肌炎症会导致肌钙蛋白、CK-MB轻度升高,同时乳酸脱氢酶(LDH)可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心悸或乏力,治疗需卧床休息,并遵医嘱使用辅酶Q10片、维生素C注射液等心肌营养药物,重症需用免疫球蛋白。

3、心力衰竭

慢性心衰急性加重时,B型利钠肽(BNP)或NT-proBNP会显著升高,反映心室壁张力增加。同时长期心肌损伤可能导致肌钙蛋白持续性轻度异常。治疗需优化利尿方案,如呋塞米片,并联合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改善心室重构。

4、心脏手术或外伤

体外循环、射频消融或胸部撞击可直接损伤心肌细胞,引起CK-MB和肌钙蛋白一过性升高。这类损伤多具有明确操作史,需动态监测酶谱变化,术后常规使用磷酸肌酸钠注射液保护心肌。

5、药物或毒性物质损伤

蒽环类化疗药、酒精或一氧化碳中毒会破坏心肌细胞膜,导致CK-MB和LDH升高。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需立即停用致病物质,并使用注射用右雷佐生等解毒剂,配合血液净化治疗。

出现心肌酶谱异常时,建议24小时内复查并完善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需注意部分非心脏疾病如肾功能衰竭、横纹肌溶解也可能引起酶谱变化,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综合判断,避免自行解读检测结果延误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