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酶检查主要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心肌肌钙蛋白等项目,这些指标与心肌损伤存在密切关联。心肌酶检查常用于评估心肌细胞是否受损,对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1、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等组织中,正常参考值为男性38-174U/L,女性26-140U/L。当心肌细胞受损时,肌酸激酶会释放入血,导致血清浓度升高,但因其特异性较低,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
2、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是心肌特异性较高的标志物,正常值应小于25U/L。心肌损伤发生后4-6小时开始升高,18-24小时达到峰值,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3、乳酸脱氢酶
广泛存在于心、肝、肾等器官,正常范围为120-250U/L。心肌损伤后12-24小时开始升高,可持续7-10天,常作为心肌梗死的后期辅助诊断指标。
4、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主要存在于心肌和肝细胞中,正常参考值小于40U/L。心肌损伤后6-8小时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高峰,但因肝脏疾病也会影响其数值,需结合临床表现分析。
5、心肌肌钙蛋白
包括cTnI和cTnT两种亚型,正常值应低于0.1ng/ml。其心肌特异性最高,在心肌损伤后3-4小时即可检出,持续时间可达7-14天,是目前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敏感的指标。
当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疑似心肌损伤症状时,建议及时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联合检查。检测结果异常者应尽早就医,由心血管专科医生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避免自行解读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