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心律失常通常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超声检查等项目,以明确心脏结构和功能状态。具体检查方案需结合患者症状和医生判断。
1、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是诊断心律失常最基础的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可快速发现心跳节律异常,例如房颤、室性早搏等。静息状态下检查仅需数分钟,但部分阵发性心律失常可能无法被捕捉到,需结合其他检查。
2、动态心电图监测
又称Holter监测,可连续24-72小时记录心电变化,适用于偶发心悸、晕厥的患者。该检查能发现常规心电图遗漏的短暂性心律失常,如夜间发作的房室传导阻滞或间歇性心动过速。
3、心脏超声检查
通过超声成像评估心脏结构,排查心肌病、心脏瓣膜病变等器质性疾病。对于心律失常合并胸闷、水肿的患者,可明确是否存在心房扩大、心室肥厚或心功能不全等继发因素。
部分患者可能需进一步接受运动负荷试验、电生理检查或冠状动脉造影等。日常若出现心慌、气短等症状,建议尽早就诊并完善相关检查,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具体检查项目需严格遵循心血管专科医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