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发作时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钟范围内,但具体数值可能因个体差异或用药情况而有所波动。房颤发作时心房率可达350~600次/分钟,而心室率受房室结传导功能影响。
1、心室率增快
房颤发生时,心房电活动紊乱导致心房无效收缩,房室结无法规律下传电信号,此时心室率可能显著加快至100~160次/分钟。交感神经激活会加重心率增快,未控制的心率可能诱发心悸、胸闷等症状。
2、心室率正常或减慢
部分患者因房室结传导功能减退或服用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心室率可维持在60~100次/分钟的较正常范围。老年患者或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时,心室率可能低于100次/分钟。
3、心率波动明显
房颤典型特征是心室律绝对不齐,同一患者在不同时间段可能出现心率忽快忽慢的现象。运动、情绪激动等状态下心率可能突破160次/分钟,而静息时可回落至较低水平。
房颤发作期间建议立即静卧休息,持续监测心率变化。若心率持续超过150次/分钟或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表现,需及时就医进行药物复律或电复律治疗。长期房颤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胺碘酮、普罗帕酮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控制心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