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夜间心率正常范围应保持多少

杨崛圣 心脏大血管外科 主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夜间心率的正常范围通常为每分钟40~60次,但具体数值可能因年龄、基础疾病、睡眠状态等因素存在差异。若长期出现心率异常波动,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年龄

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夜间心率可能存在差异。健康成年人在深度睡眠时心率可降至40~60次/分,部分运动员或长期运动人群因心肺功能较强,夜间心率可能低至30~40次/分。婴幼儿夜间心率通常维持在80~140次/分,老年人则可能因心血管功能减退,夜间心率维持在50~70次/分。

2、基础疾病

存在心脏疾病者夜间心率可能异常,如冠心病患者可能出现夜间心率过缓或突发心动过速。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夜间心率可能持续高于80次/分,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可能低于50次/分。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患者因夜间缺氧,可能出现心率波动幅度超过30次/分的异常变化。

3、睡眠周期

正常睡眠包含浅睡期、深睡期和快速眼动期。深睡期心率最慢可达基础心率的20%~30%降幅,快速眼动期因大脑活跃度增加,心率可能短暂上升至接近清醒状态水平。服用镇静类药物或饮酒后,可能造成深睡眠时间延长,出现更明显的心率下降。

监测夜间心率建议使用医疗级可穿戴设备,连续监测3个睡眠周期以上数据更具参考价值。若发现夜间心率持续低于40次/分或高于100次/分,伴随胸闷、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必要时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日常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摄入咖啡因等兴奋物质,有助于维持正常心率节律。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