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脑血管疾病如何预防有效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脑血管疾病的有效预防通常需要采取健康饮食、规律运动、控制危险因素、定期监测以及药物预防等综合措施。以下方法有助于降低发病风险,具体方案需根据个人情况调整。

1、健康饮食

日常饮食应以低盐、低脂、低糖为主,多吃新鲜蔬果、全谷物和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减少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适量增加深海鱼类、坚果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调节血脂水平。同时需避免暴饮暴食,保持合理体重。

2、规律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或骑自行车,可增强心肺功能并促进血液循环。建议结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每次持续20-30分钟,运动时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的合理范围内,避免过度劳累。

3、控制危险因素

高血压患者需通过限盐、减重等方式将血压维持在140/90mmHg以下,必要时遵医嘱服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等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应将空腹血糖控制在7.0mmol/L以内,可使用二甲双胍、格列美脲等药物。高脂血症患者需定期检测血脂,使用阿托伐他汀等药物时将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

4、定期监测

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通过颈动脉超声、心电图等筛查手段早期发现异常。已有高危因素者需每3-6个月复查,及时调整干预方案。建议使用家庭血压计、血糖仪进行日常监测并记录数据。

5、药物预防

经评估为高危人群者,可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治疗,但需注意消化道出血风险。房颤患者需根据CHA2DS2-VASc评分使用华法林或利伐沙班抗凝。同时应规范使用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避免擅自调整剂量。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需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并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建议定期到心血管专科进行风险评估,已确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治疗,出现胸闷、头晕等异常症状时及时就医检查。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