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心脑血管疾病需做哪些检查

江龙 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心脑血管疾病通常需要进行血液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心电图、血管超声以及脑血管造影等检查,以评估病情及制定治疗方案。具体检查项目需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由医生综合判断。

1、血液学检查

血液学检查是基础筛查手段,包括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凝血功能等指标检测。例如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空腹血糖异常可能与糖尿病相关,这些指标可为诊断代谢异常提供依据。

2、影像学检查

CT和MRI可清晰显示脑部或心脏结构,CT能快速识别脑出血或梗死病灶,MRI对早期脑缺血、微小梗死灶更敏感。冠状动脉CTA能三维重建血管形态,帮助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冠心病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3、心电图

静息心电图可发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动态心电图能持续监测24小时心电活动。运动负荷心电图通过增加心脏负荷,可诱发隐匿性心肌缺血,常用于冠心病筛查。

4、血管超声

颈动脉超声通过测量内膜厚度和斑块性质评估动脉硬化程度,经颅多普勒可检测颅内血流速度变化。下肢动脉超声能发现血管狭窄或闭塞,这些无创检查对脑血管病和周围血管病变有较高诊断价值。

5、脑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诊断脑血管病变的金标准,可清晰显示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该检查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非侵入性检查无法明确诊断时采用。

日常需注意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出现胸痛、头晕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检查前需遵医嘱禁食或停用特定药物,检查后注意观察穿刺部位情况。确诊后需定期复查,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