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安静状态下的正常心率范围一般为每分钟60~100次。这一范围会受到年龄、体质、活动状态等多种因素影响,需结合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1、生理性因素
运动员或长期锻炼者基础心率可低于60次/分,属于心脏功能良好的表现。妊娠中晚期女性心率可能增加10~20次/分,与血容量变化有关。正常睡眠时心率会自然减缓5~10次/分。
2、病理性因素
甲状腺功能亢进可使静息心率超过100次/分,伴随手颤、消瘦等症状。严重贫血患者因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能出现代偿性心率增快。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疾病可导致心率低于50次/分,伴有头晕等症状。
3、测量方式影响
测量前应静坐5分钟,避免运动、情绪激动或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电子血压计与手动触诊测量可能存在3~5次/分的误差,建议采用同一方式持续监测。
若发现心率持续低于50次/分或超过100次/分,特别是伴随胸闷、晕厥等症状,建议及时到心血管内科就诊。日常可通过规律锻炼、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方式维护心脏健康,但需避免擅自服用调节心率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