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起搏器一般适用于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慢性心力衰竭以及需要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患者。具体适应症需由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评估后决定。
1、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患者心率持续低于正常范围,可能因窦房结功能障碍或药物影响导致。这类患者常出现头晕、乏力、晕厥等症状,心脏起搏器可通过电脉冲刺激维持正常心率,改善心输出量。
2、心脏传导阻滞
二度Ⅱ型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因心脏电信号传导中断,可能引发阿斯综合征甚至猝死。起搏器可建立人工传导通路,保障心室有效收缩,尤其适用于阻滞部位位于希氏束以下的重症患者。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窦房结起搏功能异常伴房室结代偿功能障碍时,患者可能出现心动过缓-心动过速交替症状。起搏器不仅能纠正缓慢性心律失常,还可与药物联合控制快速性心律失常。
4、慢性心力衰竭
心脏收缩不同步的重度心衰患者,可通过植入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功能的起搏器(CRT),协调左右心室收缩,提高射血分数,改善呼吸困难、水肿等心衰症状。
5、预防心脏性猝死
对于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遗传性心律失常高危人群,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能在检测到室颤时立即除颤,部分机型兼具起搏功能,可有效预防猝死。
出现不明原因晕厥、持续心悸或运动耐量显著下降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电图、动态心电监测等检查。确诊需要起搏器治疗者,需严格遵循医嘱定期随访,避免强磁场环境,并注意监测起搏器电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