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体温偏高时,可采用物理降温的方式帮助退热。常用方法包括减少衣物包裹、调节环境温度、温水擦浴等,若体温持续不降或伴随其他症状,需及时就医。
1、减少衣物包裹
立即解开过厚的包被,脱去多余衣物,仅保留单层透气棉质衣物,避免过度保暖。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包裹过厚易导致热量蓄积,适当散热可使皮肤表面温度下降0.5-1℃。
2、调节环境温度
将室温控制在24-26℃之间,使用空调或风扇时注意避免直吹。保持空气流通的同时,可在房间放置加湿器维持50%-60%湿度,过热干燥的环境会加重体温升高。
3、温水擦浴
使用32-34℃温水浸湿毛巾,轻柔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分布区域,每次擦拭3-5分钟,间隔15分钟重复一次。注意避免擦拭前胸、腹部及足底,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防止体温骤降或皮肤刺激。
4、补充水分
增加母乳或配方奶喂养频次,每次喂养量减少10%-15%,避免因发热引起的脱水。每2小时评估一次尿量,正常新生儿每日应排尿6-8次,尿量减少提示需要加强补液。
5、冷敷额头
将冷藏后的退热贴或25℃湿毛巾敷于前额,每次持续10-15分钟。需定时更换冷敷物,避免局部温度过低造成不适,冷敷期间需密切观察新生儿精神状态。
实施物理降温期间需每小时监测一次体温,使用电子体温计测量腋温更为安全。若体温超过38.5℃、出现拒奶、嗜睡或抽搐等症状,或物理降温2小时后体温无下降趋势,应立即前往儿科急诊。需特别注意新生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持续发热可能提示严重感染,切忌自行使用退热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