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增长,性欲可能逐渐下降,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出现明显变化,且通过科学干预可延缓这一过程。性功能减退通常与激素水平、慢性疾病、心理状态等因素有关,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并积极治疗有助于维持性健康。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均衡饮食、规律锻炼有助于维持激素水平和血液循环。适量摄入锌、维生素D等营养素,可促进睾酮合成;有氧运动能改善血管功能,提升性器官的血供。同时需避免吸烟、酗酒,以免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影响勃起功能。
2、积极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易导致血管硬化和神经损伤。遵医嘱使用降压药(如氨氯地平片)、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缓释片)等规范治疗,定期监测血糖、血压指标,有助于减少对性功能的损害。甲状腺功能异常者也需及时纠正激素水平。
3、加强心理调节
长期压力、焦虑或伴侣关系紧张会抑制性兴奋反射。可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压力,建立和谐的亲密关系。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焦虑药物(如丁螺环酮片),但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影响性功能。
4、医疗干预措施
对于睾酮水平明显降低者,经专科医生评估后可进行激素替代治疗,常用十一酸睾酮软胶囊等药物。存在勃起功能障碍时,可短期使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如他达拉非片),但需排除心血管疾病禁忌证。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健康体检,重点关注激素水平、代谢指标及心血管健康。出现持续性欲减退或勃起困难时,应及时就诊泌尿外科或内分泌科,避免自行服用保健品或偏方延误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