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时眩晕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耳石症、贫血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查明病因。
1、生理性原因
起床时动作过猛可能导致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引发眩晕感。这种情况多见于早晨起床过快、熬夜或饮水不足的人群,通常休息后数秒内可自行缓解。日常需注意起床时动作放缓,避免突然改变体位。
2、体位性低血压
由体位改变引起的血压骤降可能导致眩晕,常见于老年人或长期卧床患者。患者从卧位转为立位时,因血压调节功能异常,可能出现眼前发黑、头晕等症状。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屈昔多巴、米多君、氟氢可的松等药物改善血液循环,同时建议增加盐分摄入并穿弹力袜辅助调节。
3、耳石症
又称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因内耳耳石脱落刺激半规管引发眩晕。起床、翻身等动作可能诱发天旋地转感,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1分钟。临床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必要时使用倍他司汀片、甲磺酸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等药物改善内耳微循环。
4、贫血
血红蛋白不足导致脑部供氧减少,可能引发晨起眩晕,伴随面色苍白、乏力等症状。缺铁性贫血患者可遵医嘱服用琥珀酸亚铁片、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右旋糖酐铁口服液等补铁药物,同时需摄入富含铁和维生素C的食物。
若经常出现起床眩晕且伴有头痛、耳鸣等症状,建议及时到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通过血压监测、前庭功能检查、血常规等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