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突然发作可能是由生理性原因引起,也可能与梅尼埃病、低血压、颈椎病、贫血等疾病因素有关。常见诱因包括内耳平衡功能异常、血压波动、椎动脉受压或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等,具体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梅尼埃病
该病与内耳淋巴液代谢失衡有关,可导致反复发作的旋转性眩晕,常伴耳鸣和听力下降。患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改善内耳循环,配合地西泮片缓解眩晕症状,严重时需鼓室注射地塞米松。
2、低血压
血压低于90/60mmHg时,脑部供血不足会引发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等症状。体位性低血压患者在起身时需缓慢,必要时可服用盐酸米多君片提升血压,同时需排查甲状腺功能减退等潜在病因。
3、颈椎病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颈部活动时可能压迫血管,引发短暂性脑缺血。临床常用颈复康颗粒改善局部循环,配合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扩张脑血管,配合颈椎牵引治疗可增强疗效。
4、贫血
血红蛋白低于110g/L时,血液携氧能力下降可导致脑缺氧性眩晕。缺铁性贫血需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巨幼细胞性贫血需注射维生素B12,溶血性贫血需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
5、脑供血不足
脑血管痉挛或狭窄引起的眩晕可能伴肢体麻木,可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确诊。急性期可用长春西汀注射液改善血流,恢复期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配合尼莫地平片调节脑血管张力。
出现眩晕时应立即坐下防止跌倒,记录发作时的体位和伴随症状。若眩晕持续超过1小时,或伴有剧烈头痛、复视等症状,需立即到神经内科就诊,通过前庭功能检查、颅脑MRI等明确病因。避免擅自服用止晕药物掩盖病情,特别是青光眼患者禁用东莨菪碱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