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通常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必查项目,这些指标有助于评估血液健康状态和疾病筛查。检查结果可为贫血、感染、凝血功能异常等疾病提供诊断依据。
1、红细胞计数
红细胞计数是衡量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指标,主要反映携氧能力。若数值偏低可能提示贫血,与铁缺乏、慢性失血或骨髓疾病有关;数值升高可能为脱水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常同时检测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压积,进一步评估红细胞功能。
2、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反映免疫系统状态,正常范围一般为(4-10)×10^9/L。中性粒细胞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淋巴细胞增多可能与病毒感染相关。异常增高需警惕白血病,而减少可能因药物、辐射或骨髓抑制引起。分类计数可细化判断感染类型。
3、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参与止血过程,正常值约为(100-300)×10^9/L。数值过低会增加出血风险,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数值过高可能引发血栓,需排查骨髓增殖性疾病。同时需结合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等参数综合评估。
进行血常规检查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空腹时间过长,以防结果偏差。若发现指标异常,需结合其他检查及临床表现由医生综合判断,必要时进行骨髓穿刺等深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