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血常规检查可诊断哪些病症

汤多壮 血液内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三甲

血常规检查通常可以辅助诊断感染、贫血、血液系统疾病、炎症及过敏反应、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病症。其异常结果需结合具体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

1、感染

白细胞计数升高常见于细菌感染,如肺炎或尿路感染;白细胞降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如流感。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提示细菌感染,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多见于病毒感染。

2、贫血

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可能提示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或失血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升高则可能为巨幼细胞性贫血,需结合血清铁、维生素B12等检查确诊。

3、血液系统疾病

白细胞异常增高伴幼稚细胞出现可能提示白血病;血小板显著减少可见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全血细胞减少需警惕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4、炎症及过敏反应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或寄生虫感染。C反应蛋白和血沉升高多与风湿性疾病、结核等慢性炎症相关。

5、脱水或电解质紊乱

血液浓缩导致红细胞压积增高可见于严重脱水,需结合尿比重和电解质检查。血小板假性减少可能与采血时抗凝剂使用不当有关。

血常规异常结果需结合患者症状、病史及其他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例如血小板减少伴出血倾向需排查血液病,而单纯血小板轻度减少可能为检测误差。建议发现异常指标时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需要骨髓穿刺、影像学检查等进一步诊断,避免自行用药或过度焦虑。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