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炎的症状表现多样,疼痛可能出现在皮肤、关节、内脏等多个部位,主要与受累血管的部位及严重程度有关。常见症状包括皮肤损害、关节肌肉疼痛、神经痛、内脏器官疼痛以及全身性症状。
1、皮肤损害
血管炎常累及皮肤小血管,表现为紫癜、红斑、结节或溃疡。这些皮损通常伴有触痛或烧灼感,好发于下肢和足部,可能与血管炎症导致局部缺血有关。
2、关节肌肉疼痛
约60%患者会出现关节肿痛,以膝关节、肘关节等大关节对称性疼痛为主。肌肉疼痛多发生于四肢近端,活动时加重,与炎症因子刺激和局部缺血相关。
3、神经痛
周围神经受累时可出现针刺样或烧灼样疼痛,以下肢远端多见,严重者可能出现手足麻木、肌力下降。这种情况常见于结节性多动脉炎等特定类型血管炎。
4、内脏器官疼痛
肾脏受累时可见腰背部钝痛,肠道缺血可致阵发性脐周绞痛,心脏受累可能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这些疼痛往往提示重要脏器受累,需紧急处理。
5、全身性症状
多数患者伴随持续低热、倦怠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反应。发热温度多在37.5-38.5℃之间,夜间盗汗较明显,与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通过血常规、炎症指标、血管超声及组织活检等检查明确诊断。治疗方案需根据血管炎类型制定,早期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发展。日常需注意保暖,避免感染等诱发因素,定期监测肝肾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