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哪些人群易出现血清总胆固醇偏高

何静 内分泌科 副主任医师

江西省人民医院 三甲

血清总胆固醇偏高常见于饮食不均衡、肥胖、缺乏运动、有家族遗传史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长期胆固醇水平异常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需结合个体情况及时干预。

1、饮食不均衡

长期摄入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会使外源性胆固醇摄入过量。这类人群常伴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2、肥胖人群

体重指数(BMI)超标者体内脂肪组织过多,肝脏合成胆固醇的能力增强。尤其是腹型肥胖者,内脏脂肪堆积会干扰脂质代谢,导致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同步升高。

3、缺乏运动者

长期久坐或运动不足会降低脂蛋白脂肪酶活性,影响胆固醇的分解和代谢。规律运动可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而缺乏锻炼者这种保护性脂蛋白往往偏低。

4、家族遗传史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因LDL受体基因突变,导致肝脏清除胆固醇能力下降。这类人群可能在青年时期就出现黄色瘤、角膜弓等特征性表现。

5、慢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会促使肝脏合成更多胆固醇,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损伤也会加剧脂质沉积。甲状腺功能减退者因代谢率下降,同样容易出现胆固醇蓄积。

建议存在上述风险因素的人群定期检测血脂指标,日常保持低脂饮食并控制体重。已确诊高胆固醇血症者需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瑞舒伐他汀钙片、依折麦布片等药物,同时监测肝功能及肌酸激酶水平。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