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的症状若长期未得到有效控制,可能引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微血管病变、大血管病变以及周围神经病变等并发症。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当胰岛素严重缺乏时,机体无法利用葡萄糖供能,转而分解脂肪产生大量酮体,导致血液酸化。患者可能出现呼吸深快、呼气有烂苹果味、脱水、意识模糊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2、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常见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因严重高血糖导致血液渗透压显著升高,引发严重脱水和意识障碍。血糖水平常超过33.3mmol/L,可能伴随抽搐、偏瘫等神经系统症状。
3、微血管病变
持续高血糖会损伤毛细血管基底膜,导致视网膜病变(视力下降、眼底出血)、糖尿病肾病(蛋白尿、水肿)等。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中,约30%会出现视网膜病变。
4、大血管病变
高血糖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使冠心病(胸痛、心悸)、脑梗死(肢体麻木、言语障碍)和下肢动脉硬化(间歇性跛行)的发生风险增加2-4倍。
5、周围神经病变
长期血糖异常可引起神经纤维脱髓鞘改变,表现为四肢远端对称性麻木、蚁走感,严重者出现痛觉过敏或消失。足部感觉减退易引发糖尿病足,约15%患者可能因此截肢。
血糖控制是预防并发症的核心措施,建议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小于7%),每半年检查眼底及尿微量白蛋白。已出现手脚麻木、视物模糊等症状时,需立即就诊内分泌科,通过胰岛素强化治疗、醛糖还原酶抑制剂等方案干预。日常需保持合理饮食和规律运动,避免血糖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