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血吸虫病通常需要进行病原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病原学检查
通过显微镜检查粪便或直肠黏膜活组织中的血吸虫卵是确诊的直接依据。粪便检查常用尼龙绢集卵法或改良加藤法提高虫卵检出率,直肠活检适用于慢性或晚期患者。若发现虫卵,需结合形态学特征判断是否为日本血吸虫。
2、免疫学检查
包括抗体检测和抗原检测。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可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适用于疫区筛查和流行病学调查。循环抗原检测能反映现症感染,对疗效评估有参考价值。
3、影像学检查
超声能显示肝实质纤维化程度,典型表现为龟背样改变。CT检查可评估肝脾肿大、门脉高压等晚期病变。肠镜检查有助于观察肠壁虫卵沉积形成的肉芽肿或溃疡,必要时可取样活检。
怀疑感染血吸虫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疫区接触史者应主动告知医生。确诊后需规范进行驱虫治疗,吡喹酮是常用药物。疫区居民应注意避免接触疫水,做好个人防护和饮用水管理。治疗期间需遵医嘱复查,监测肝功能和药物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