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压的常见症状包括头晕、乏力、视力模糊、恶心以及心悸等,其中头晕和乏力属于较为典型的表现。低血压发生时,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不足,可能导致全身组织供血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
1、头晕
低血压患者由于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出现短暂性头晕,尤其是在体位突然改变时,例如从蹲位快速站立,可能诱发直立性低血压,出现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等症状。
2、乏力
全身血液循环效率降低会导致肌肉和器官供氧不足,患者常感到四肢无力、精神萎靡,日常活动后疲劳感会明显加重。
3、视力模糊
视网膜血管灌注不足可能引发短暂性视物模糊或视野缺损,通常伴随头晕同时出现,平卧休息后多可自行缓解。
4、恶心
消化系统血流减少可能影响胃肠功能,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食欲减退等反应,严重时可能伴随冷汗、面色苍白。
5、心悸
心脏为代偿供血不足会反射性加快心率,患者可能自觉心跳加快、心前区不适,尤其在活动后症状更为明显。
若频繁出现头晕、乏力等典型症状,建议定期监测血压变化,避免突然改变体位。日常可适当增加水和盐分摄入,穿弹力袜改善血液循环。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晕厥、胸痛时,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