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高症状突发时,一般可通过保持镇静、调整体位、监测血压、服用药物以及及时就医等方式进行应对。具体措施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诊。
1、保持镇静
情绪紧张可能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患者需避免过度焦虑,可通过深呼吸或转移注意力等方式平复情绪,减少外界环境刺激。
2、调整体位
建议立即采取半卧位或坐位,双腿自然下垂。此体位有助于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负荷,避免突然站立引发体位性低血压。
3、监测血压
使用经过校准的电子血压计测量双侧上肢血压,测量前需静坐5分钟。若收缩压超过180mmHg或合并剧烈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需提高警惕。
4、服用药物
既往确诊高血压者可在医生指导下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等速效降压药。未明确诊断者切忌自行用药,避免掩盖病情或引发低血压。
5、及时就医
若血压持续高于200/120mmHg,或伴随胸痛、呼吸困难、意识障碍等症状,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途中需保持气道通畅,记录血压变化及症状演变过程。
血压急剧升高可能诱发脑出血、急性心衰等严重并发症。日常需规律监测血压,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遵医嘱按时服用降压药物。若出现突发性血压升高,在采取应急措施后应及时至心血管内科就诊,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等检查明确病因,不可因症状暂时缓解而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