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氧低可以通过调整体位、吸氧、保持环境通风、适当活动以及监测血氧等家庭护理方法进行改善。若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1、调整体位
患者应采取半卧位或侧卧位,避免平躺。这种体位有助于胸腔扩张,减少腹腔脏器对膈肌的压迫,从而改善肺部通气功能,促进氧气交换。若存在呼吸困难,可在后背垫软枕支撑身体。
2、吸氧
对于明确诊断为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制氧机进行低流量吸氧,通常氧流量控制在1-2L/min,每日吸氧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需注意避免长时间高浓度吸氧,以防氧中毒。
3、保持环境通风
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维持室内空气湿度在50%-60%。避免使用刺激性气味的清洁剂或香水,远离二手烟环境,减少呼吸道受刺激的风险。
4、适当活动
在血氧饱和度稳定于90%以上的情况下,可进行床边踏步、上肢伸展等低强度活动,每次10-15分钟,每日2-3次。运动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心率、呼吸频率变化,出现胸闷立即停止。
5、监测血氧
使用指夹式脉搏血氧仪每日早中晚各测量1次,重点观察活动后血氧变化。正常静息状态下血氧饱和度应维持在95%以上,若持续低于93%或伴有口唇紫绀,应立即就医。
进行家庭护理期间需严格控制原发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规范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等药物。日常饮食注意补充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瘦肉、新鲜果蔬等。若出现意识改变、呼吸频率>30次/分等情况,提示病情危重,需紧急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