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出血的正确处理方式主要包括日常清洁护理、局部压迫止血、药物治疗、牙周治疗以及全身性疾病治疗等。若出血频繁或伴有其他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检查。
1、日常清洁护理
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并采用巴氏刷牙法,避免横向用力摩擦牙龈。进食后使用牙线清理牙缝食物残渣,避免用牙签刺激牙龈。减少辛辣坚硬食物的摄入,防止物理刺激加重出血。
2、局部压迫止血
可用无菌纱布叠成小方块,浸湿后按压在出血部位10-15分钟。若因外伤导致出血,可配合冰袋冷敷面颊部,但需注意避免冻伤。牙龈乳头出血时可用棉球蘸取适量肾上腺素局部压迫。
3、药物治疗
牙龈炎引起的出血可遵医嘱使用西帕依固龈液、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或1.5%过氧化氢溶液含漱。合并感染时可短期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菌药物,但需注意过敏反应。
4、牙周治疗
牙结石堆积导致的出血需进行超声波洁治,深牙周袋需行龈下刮治术。对于牙龈增生明显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牙龈成形术。治疗后需定期进行牙周维护,每3-6个月复查。
5、全身性疾病治疗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需在血液科规范治疗,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血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由医生调整用药方案,不可自行停用或更改剂量。
若出血持续超过24小时或每月发生3次以上,建议及时到口腔科就诊。日常应避免使用偏方止血,如涂抹大蒜、茶叶等可能加重感染。备孕女性出现反复牙龈出血建议提前进行牙周系统治疗,孕期激素变化易加重牙龈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