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出血可能是生理性原因所致,也可能与牙龈炎、牙周炎、牙结石等疾病原因有关,建议及时就诊明确病因。
1、生理性原因
用力刷牙或使用硬毛牙刷可能损伤牙龈导致出血,进食坚硬食物也可能造成牙龈机械性损伤。此类情况出血量较少,调整刷牙方式或避免进食硬物后即可缓解。
2、牙龈炎
牙菌斑长期堆积刺激牙龈,导致牙龈组织红肿脆弱,轻微触碰即易出血。患者常伴有口腔异味、牙龈颜色暗红等表现。治疗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吡氯铵含片、阿莫西林胶囊等药物。
3、牙周炎
牙龈炎未及时治疗可能发展为牙周炎,形成牙周袋并伴随牙槽骨吸收。典型症状包括牙龈自发性出血、牙齿松动和咀嚼无力。需通过龈下刮治清除菌斑,配合服用甲硝唑片、奥硝唑胶囊等抗生素。
4、牙结石
钙化的菌斑沉积在牙龈边缘,其粗糙表面持续刺激软组织。超声波洁牙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可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配合过氧化氢溶液含漱。
若排除生理因素后仍反复出血,建议及时就诊口腔科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排除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全身性疾病。日常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采用巴氏刷牙法,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