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局部发黑可能与多种疾病或病理因素相关,常见原因包括口腔黏膜黑斑、黑斑息肉综合征、恶性黑色素瘤以及牙周病变等。若伴随其他异常症状,需尽早就医明确诊断。
1、口腔黏膜黑斑
口腔黏膜黑斑是一种良性色素沉着,可能与长期吸烟、药物刺激或慢性炎症有关。表现为牙龈表面出现边界清晰的黑色斑块,通常无疼痛或溃疡。日常需避免摩擦刺激,定期复查观察斑块变化,必要时可通过激光或手术切除。
2、黑斑息肉综合征
这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特征为口腔黏膜、唇部等部位出现黑色斑点,同时伴有胃肠道多发息肉。患者可能出现腹痛、便血等症状,需通过胃肠镜检查明确息肉位置,并在内镜下切除高危息肉以预防癌变。
3、恶性黑色素瘤
口腔恶性黑色素瘤进展迅速,早期表现为牙龈局部颜色不均匀、边界模糊的黑色斑块,可能伴随出血或溃疡。确诊需结合活检病理检查,治疗以手术扩大切除为主,辅以靶向药物(如达拉非尼)或免疫治疗(如帕博利珠单抗)。
4、牙周病变
长期牙周炎或根尖周炎可能导致牙龈组织坏死,局部呈现暗黑色,常伴有牙龈出血、牙齿松动。需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如洁治、刮治),必要时联合使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日常需注意口腔卫生,避免吸烟或咀嚼槟榔等刺激因素。若牙龈黑斑短期内面积扩大、颜色加深或伴随出血、麻木等症状,建议立即到口腔科或皮肤科就诊,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排除恶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