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龈萎缩可能伴随牙齿敏感、牙根暴露、牙齿松动、牙龈红肿出血以及食物嵌塞等口腔不适症状,建议及时就诊明确原因。长期牙龈萎缩可能导致牙周组织受损,影响口腔健康。
1、牙齿敏感
牙龈萎缩后牙根表面的牙本质暴露,遇到冷热酸甜等刺激时,牙本质小管内的液体流动可能刺激牙髓神经,引发短暂尖锐的酸痛感。部分患者在刷牙或咬硬物时也会出现明显不适。
2、牙根暴露
随着牙龈组织持续退缩,原本被牙龈包裹的牙根逐渐显露,牙齿视觉上会显得更长。牙根表面缺乏牙釉质保护,容易形成楔状缺损或根面龋,暴露的牙根还可能因机械摩擦出现磨损。
3、牙齿松动
重度牙龈萎缩常伴随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支持组织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牙齿移位、咀嚼无力等症状,严重时牙齿可能自行脱落,影响正常进食功能和咬合关系。
4、牙龈红肿出血
萎缩的牙龈边缘常伴随慢性炎症,表现为牙龈颜色暗红、质地松软。患者在刷牙或使用牙线时易发生出血,部分病例可能伴有自发性渗血或口腔异味。
5、食物嵌塞
牙龈退缩导致牙齿邻间隙增大,进食时食物残渣容易滞留于牙缝。长期嵌塞可能诱发邻面龋或加重牙周炎症,形成牙齿颈部黑三角区域。
日常应注意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使用牙线或冲牙器清理牙缝。避免横向用力刷牙或使用过硬刷毛,定期进行牙周检查。若出现牙齿松动或持续性出血,需及时进行牙周治疗,必要时采用牙龈移植术修复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