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峡炎可能引发中耳炎、扁桃体周围脓肿、风湿热、急性肾炎等并发症。治疗时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并发症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通常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1、中耳炎
咽峡炎患者若未及时控制感染,病原体可能通过咽鼓管扩散至中耳。典型表现为耳痛、听力下降或耳道流脓,可通过耳镜检查确诊。此时需在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滴耳液,如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2、扁桃体周围脓肿
当炎症向扁桃体周围间隙扩散时,可能形成局部脓肿。患者会出现剧烈咽痛、张口困难、言语含糊等症状,超声检查可明确诊断。除静脉使用头孢呋辛钠等抗生素外,需配合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
3、风湿热
A组链球菌感染后2-4周可能诱发该并发症,表现为游走性关节痛、环形红斑或心脏炎。确诊需结合抗链球菌溶血素O检测,治疗需持续应用苄星青霉素,并配合阿司匹林抗炎。
4、急性肾炎
常见于儿童患者,多在咽峡炎后1-2周出现血尿、蛋白尿和水肿。需进行尿常规和肾功能检查,治疗以控制血压、限制盐分摄入为主,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等利尿剂。
治疗方法选择需根据病情分步实施:轻度感染者可通过多饮水、淡盐水漱口等一般措施缓解;细菌感染明确者首选青霉素V钾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反复发作或合并脓肿时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期间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或血尿等症状,应及时进行血常规、病原学检测及影像学检查,避免并发症进展。具体用药方案需经专业医生评估后制定,不可自行调整药物种类或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