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菌感染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免疫力低下者、接受侵入性操作者、患有慢性疾病者、长期使用抗生素者以及外伤或术后患者。这些人群因不同因素导致感染风险增加,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防护。
1、免疫力低下者
免疫系统功能较弱的人群,如艾滋病患者、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或器官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其体内吞噬细胞活性降低,难以有效清除厌氧菌。这类患者感染后易发展为深部组织脓肿,常见于腹腔或盆腔部位,需定期监测炎症指标。
2、接受侵入性操作者
接受气管插管、留置导尿管或腹腔穿刺等操作的患者,因天然皮肤黏膜屏障被破坏,为厌氧菌提供了侵入途径。研究显示,约35%的院内获得性肺炎与口腔厌氧菌吸入相关,操作后24小时内感染风险最高。
3、慢性疾病患者
糖尿病患者因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其足部溃疡感染中约20%检出厌氧菌。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衡,门脉高压导致细菌易位,发生自发性腹膜炎时厌氧菌检出率可达18%。
4、长期使用抗生素者
广谱抗生素使用超过7天会破坏正常菌群平衡,使艰难梭菌等厌氧菌过度增殖。数据显示,使用克林霉素后伪膜性肠炎发生率可达10%,此类患者需注意大便性状改变等早期症状。
5、外伤或术后患者
开放性骨折或腹部手术后形成的局部缺血坏死组织,其低氧环境适合厌氧菌生长。深部伤口感染中产气荚膜梭菌检出率约为12%,表现为伤口恶臭、皮下捻发感等特征性症状。
存在上述危险因素者应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控制基础疾病,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进行侵入性操作后若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热痛等症状,应及时进行厌氧菌培养及药敏检测,早期使用甲硝唑、替硝唑等针对性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