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型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胰岛素治疗、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治疗以及并发症管理等。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维持血糖稳定并预防并发症。
1、胰岛素治疗
胰岛素替代治疗是一型糖尿病的主要手段,患者需根据血糖水平调整剂量。常用胰岛素类型包括门冬胰岛素、赖脯胰岛素等速效类似物,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等长效基础胰岛素。注射方式可选择胰岛素笔、胰岛素泵或传统注射器,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
2、血糖监测
每日需进行4-7次指尖血糖检测,重点关注餐前、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值。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能连续记录血糖波动,帮助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血糖控制目标通常为空腹4.4-7.0mmol/L,餐后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建议控制在小于7.0%。
3、饮食控制
采用碳水化合物计数法管理饮食,每日摄入量占总热量的45-60%。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全麦食品、绿叶蔬菜,蛋白质摄入以鱼、禽、豆类为主。需配备专业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食谱,特别注意胰岛素剂量与碳水化合物的匹配。
4、运动治疗
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运动前后需监测血糖,随身携带葡萄糖片预防低血糖。避免清晨空腹运动,胰岛素注射部位应避开运动肌群。
5、并发症管理
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神经病变筛查。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控制在小于130/80mmHg,使用ACEI/ARB类药物保护肾功能。出现酮症酸中毒需立即住院补液及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治疗。
患者应建立规范的糖尿病自我管理日志,记录血糖、饮食、运动及胰岛素用量。治疗过程中需定期复查胰岛功能、甲状腺抗体等指标,每3-6个月评估一次治疗方案。特别注意避免自行调整胰岛素剂量或听信偏方治疗,任何治疗方案变更都应在内分泌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