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可能会导致月经量少,但月经量少还可能与子宫病变、贫血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判断。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调节月经周期,当激素分泌异常时可能影响经量。
1、内分泌失调
多囊卵巢综合征会导致雄激素过高,抑制卵泡发育,使子宫内膜无法正常增厚。甲状腺功能减退会降低新陈代谢,影响卵巢激素分泌。高泌乳素血症会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导致排卵障碍。这类情况需通过性激素六项、甲功等检查确诊,可能需使用戊酸雌二醇片、地屈孕酮片等药物调节周期。
2、子宫病变
宫腔粘连会使子宫内膜面积减少,常见于人工流产术后。子宫内膜炎引起的内膜损伤可能影响其增生能力。这类情况需进行宫腔镜或超声检查,轻度粘连可通过球囊扩张术治疗,严重者需宫腔镜下分离术。
3、贫血或营养不良
长期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不足,影响子宫内膜供血。过度节食造成的蛋白质、维生素缺乏会减少性激素合成原料。需检测血常规和铁代谢指标,确诊后补充琥珀酸亚铁片、维生素C等,并调整膳食结构。
出现月经量持续减少时,建议在月经第2-4天进行性激素检测,同步进行盆腔超声检查。治疗期间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节食,体重指数宜维持在18.5-23.9kg/m²范围内。若伴有头痛、视力改变等症状,需及时排查垂体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