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经血呈黑色如何调理改善?

江一平 中医科 主任医师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经血呈黑色可能与宫寒、气滞血瘀、妇科炎症等因素有关,一般可通过饮食调理、热敷、中药调理、西药治疗以及就医检查等方式进行改善。日常需注意腹部保暖,避免过度劳累。

1、饮食调理

建议适量食用红枣、桂圆、羊肉等温补类食物,避免冰淇淋、冷饮等寒凉食物。可在经期饮用红糖姜茶,生姜性温能促进血液循环,红糖含铁元素可辅助改善气血运行。

2、热敷

使用热水袋或暖宫贴对下腹部进行局部热敷,温度控制在40-45℃为宜,每次15-20分钟。热力作用能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促进经血排出,改善血液淤滞导致的颜色发暗。

3、中药调理

存在宫寒证候者可遵医嘱服用艾附暖宫丸,气滞血瘀者适用益母草颗粒、血府逐瘀口服液等中成药。此类药物含当归、川芎等成分,具有温经散寒、活血调经功效。

4、西药治疗

若检查发现存在盆腔炎等妇科感染,需按医嘱使用甲硝唑片、头孢克肟胶囊等抗生素。内分泌失调引起的经血异常,可能需应用黄体酮胶囊调节月经周期。

5、就医检查

持续出现经血发黑且伴有腹痛、经量骤变时,需进行妇科超声、性激素六项等检查,排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等器质性疾病,必要时需行宫腔镜诊疗。

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选择纯棉透气的生理裤,经期避免游泳、盆浴等行为。若调理2-3个月经周期后未改善,或出现经期延长、剧烈痛经等症状,建议及时至妇科门诊就诊排查病因。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