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同房可能引发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异常以及性传播疾病等妇科问题,需引起重视。由于此时宫颈口开放且子宫内膜存在创面,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1、盆腔炎
经期同房时外界细菌容易通过阴道上行感染至盆腔,导致输卵管、卵巢等部位出现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下腹坠痛、发热、异常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输卵管粘连导致不孕。急性期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治疗。
2、子宫内膜异位症
性行为过程中子宫收缩可能导致经血逆流至盆腔,使子宫内膜细胞在卵巢、腹膜等异常部位种植。这类异位病灶会引起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同房疼痛甚至不孕,确诊后可能需要药物抑制或手术治疗。
3、月经异常
性刺激可能改变子宫收缩节律,导致经期延长或经血量异常增多。反复发生可能引发贫血,需通过超声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调节月经周期。
4、性传播疾病风险增加
经血环境有利于病原体繁殖,此时性接触传播艾滋病、淋病等疾病的风险较平时升高3-5倍。若出现尿道灼痛、皮疹等异常症状应及时进行病原体筛查。
经期应避免性行为,若已发生需注意观察分泌物情况。出现持续腹痛、发热或月经紊乱超过3个月周期,建议到妇科进行阴道分泌物检测、盆腔超声等检查。日常需保持外阴清洁,注意性卫生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