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周期的正常标准一般为21~35天,经期持续2~7天。由于个体差异,具体天数可能有所不同,但明显偏离此范围需警惕异常情况。
1、内分泌调节
月经周期受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控,卵泡期和黄体期的激素水平变化共同决定周期长度。若激素分泌失衡,如雌激素或孕激素不足,可能导致周期缩短或延长。2、疾病因素:多囊卵巢综合征可引起月经稀发,周期超过35天;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可能扰乱周期;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也会影响经期规律。3、药物或外界因素:紧急避孕药可能造成当月周期紊乱,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需按周期服用。精神压力、过度节食导致体重波动超过10%、剧烈运动等均可能干扰月经。
若月经周期短于21天或长于35天,或经期超过7天,建议记录至少3个月经周期的情况,观察是否伴随痛经、经量异常等症状。就诊时可进行性激素六项、盆腔超声等检查,排除病理性因素后,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改善周期规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