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进行乙肝定量检测时,需注意检查前空腹、合理选择检测时间、正确解读结果、告知用药情况以及做好防护措施,具体如下:
1、检查前空腹
乙肝定量检测通常需要空腹8至12小时,建议选择上午进行采血,避免进食后影响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准确性。若检查前有饮水需求,可少量饮用白开水,但需避免摄入含糖或脂类饮料。
2、合理选择检测时间
对于未明确乙肝感染状态的孕妇,建议在孕早期(12周前)完成首次乙肝五项及病毒载量检测。若孕妇本身为乙肝病毒携带者,则需在孕晚期(28至32周)复查病毒载量,以便评估母婴传播风险并制定阻断方案。
3、正确解读检测结果
乙肝定量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抗体及病毒DNA等指标,需由专科医生结合肝功能、肝脏超声等综合评估。若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乙肝病毒感染,需进一步检测病毒载量;若仅抗体阳性,可能为既往感染或疫苗接种所致。
4、告知近期用药情况
检查前需如实告知医生近期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如替诺福韦)、保肝药(如多烯磷脂酰胆碱)或免疫抑制剂,这些药物可能影响病毒载量检测结果。若正在接受抗病毒治疗,需遵医嘱调整检测周期。
5、做好防护与复查
采血后需按压针眼5分钟以防瘀血,24小时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产后需每3至6个月复查肝功能及病毒载量,哺乳期间注意乳头皲裂时的血液暴露风险。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
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避免摄入酒精及损肝药物,定期进行产科检查。若检测提示高病毒载量(如>2×10^5IU/ml),应在感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所有检测结果需由专业医师结合临床情况综合判断,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