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检查结果的正确解读需结合乙肝五项、病毒载量、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具体结果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常见检查项目及意义如下:
1、乙肝五项
乙肝五项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体、e抗原、e抗体及核心抗体。表面抗原阳性提示现症感染;表面抗体阳性说明存在免疫力;e抗原阳性反映病毒复制活跃。例如,大三阳(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阳性)提示病毒高复制状态,小三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阳性)则可能处于病毒低复制阶段。
2、病毒载量
乙肝病毒DNA检测可判断病毒复制水平。数值高于2000IU/mL通常需抗病毒治疗,数值低于检测下限说明病毒抑制良好。但需注意病毒载量与肝损伤程度并非绝对相关,需结合肝功能评估。
3、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提示肝细胞损伤,总胆红素升高可能反映胆汁代谢异常。若ALT持续高于正常值2倍,往往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同时可配合使用甘草酸制剂、双环醇等保肝药物。
4、影像学检查
B超可观察肝脏形态变化,肝硬度检测能评估纤维化程度。发现肝实质回声增粗、脾脏肿大或门静脉增宽时,需警惕肝硬化可能,此时需进行肝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检查。
乙肝检查结果异常者应避免饮酒和滥用药物,规律复查肝功能及病毒学指标。建议携带完整检查报告至感染科或肝病专科就诊,医生会根据病毒活动度、肝纤维化程度及并发症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必要时进行长效干扰素或恩替卡韦等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