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患者出现转氨酶升高是否需要治疗,通常需根据具体病情判断。若由乙肝病毒活动引起,一般需要干预;若为其他诱因导致,则需针对性处理。
1、乙肝病毒活动
当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导致肝脏炎症时,转氨酶升高往往伴随HBV-DNA载量增高。此时需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注射液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以减轻肝损伤。若未及时控制,可能发展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
2、药物性肝损伤
部分患者因服用抗结核药、解热镇痛药或中草药导致肝酶异常。需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遵医嘱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多数患者肝功能可逐渐恢复。
3、脂肪性肝病
合并脂肪肝的乙肝患者可能出现转氨酶波动。这种情况需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加强运动减轻体重,必要时联用奥利司他胶囊等降脂药物,同时持续监测乙肝病毒载量。
对于乙肝相关转氨酶升高,建议完善肝脏弹性检测、甲胎蛋白等检查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即使暂时无需药物治疗的患者,也应每3-6个月复查肝功能、HBV-DNA及超声,避免饮酒和滥用保健品。治疗方案需由专科医生根据肝组织病理学、病毒学指标等综合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