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包括新生儿及婴幼儿、医务人员等高危职业人群,以及与乙肝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及时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易感人群。
1、新生儿及婴幼儿
所有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月的程序完成全程接种。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乙肝病毒后易发展为慢性携带者,因此接种疫苗是预防的关键措施。若母亲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新生儿还需在接种首剂疫苗的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医务人员等高危职业人群
包括外科医生、护士、检验科人员等可能接触血液或体液的医务工作者,以及急救人员、殡葬从业者等。这类人群因职业暴露风险较高,需定期检测乙肝表面抗体水平,若抗体滴度不足10mIU/mL,应及时补种加强针。
3、乙肝病毒感染者密切接触者
与乙肝患者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性伴侣等均属于高危人群。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体液等途径传播,密切接触者应完成三针疫苗接种程序,并在接种后1-2个月复查乙肝五项指标,确认是否产生有效保护性抗体。
建议所有符合接种条件的人群尽早完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接种后需观察30分钟是否有过敏反应,若出现局部红肿或低热,通常无需特殊处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评估抗体应答情况,必要时增加接种剂量或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