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但并非唯一的主要传播方式。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接触传播,具体传播风险与地区流行情况、防控措施等因素有关。
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在未实施疫苗接种的地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可能通过胎盘、分娩过程或哺乳将病毒传给新生儿。随着乙型肝炎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广泛应用,母婴传播的发生率已显著降低。此外,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注射器等,以及性接触传播,也是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尤其在成年人中更为常见。
为降低乙型肝炎传播风险,建议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及时接种乙型肝炎疫苗,高危人群可通过检测和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治疗,如孕期抗病毒药物干预和新生儿联合免疫。日常生活中应避免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物品,并采取安全性行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