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的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通常包括抗病毒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保肝治疗、定期监测以及肝移植等。具体方案需由医生根据病毒复制情况、肝功能及肝脏病理变化综合评估。
1、抗病毒治疗
核苷类似物如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酯片可抑制乙肝病毒DNA复制,降低病毒载量。聚乙二醇干扰素α能调节免疫系统对抗病毒,适用于部分年轻且肝功能代偿良好的患者,疗程通常需48周以上。
2、免疫调节治疗
胸腺肽α1注射液等药物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辅助控制病毒活动。此类治疗多与抗病毒药物联合应用,需严格评估免疫功能状态。
3、保肝治疗
对于存在肝损伤的患者,可选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水飞蓟素胶囊等药物降低转氨酶,改善肝脏炎症。该方案需在抗病毒治疗基础上进行,不能替代病因治疗。
4、定期监测
每3-6个月检测肝功能、乙肝病毒DNA、甲胎蛋白及肝脏超声,评估治疗效果和疾病进展。肝硬化患者需增加胃镜检查频率,筛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5、肝移植
终末期肝病或肝癌患者符合米兰标准时,可考虑肝脏移植手术。术后需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和免疫抑制剂,预防乙肝复发及排异反应。
乙肝患者应严格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治疗期间需戒酒并保持规律作息,减少高脂饮食摄入。对于正在接受干扰素治疗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甲状腺功能。育龄期女性选择替诺福韦酯等妊娠安全药物时,应做好生育规划并与医生充分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