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乙类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乙类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血液体液传播、消化道传播、接触传播以及母婴垂直传播等,不同疾病的传播方式存在差异。常见的乙类传染病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肺结核、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其传播途径各有特点。

1、呼吸道传播

部分乙类传染病通过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或说话时产生的飞沫传播,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和肺结核。病原体可随飞沫进入健康人群的呼吸道,尤其在密闭或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传播风险较高。

2、血液体液传播

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可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接触传播。例如使用未经消毒的医疗器械、不安全性行为或共用注射器等行为均可能造成感染。

3、消化道传播

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可通过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传播。病原体经口进入人体,在消化道内繁殖并引发症状,卫生条件差或饮食不洁时感染风险增加。

4、接触传播

如狂犬病可通过被患病动物咬伤或抓伤传播,炭疽可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皮毛传播。皮肤或黏膜直接接触病原体后可能引发感染,需注意防护。

5、母婴垂直传播

艾滋病、梅毒等疾病可能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由母亲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规范的产前检查和医疗干预可有效降低传播概率。

预防乙类传染病需根据具体传播途径采取针对性措施,如佩戴口罩、保持手卫生、避免高危性行为、接种疫苗等。若怀疑接触传染源或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感染科就诊并配合隔离治疗。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