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养生网

乙型肝炎病毒如何通过母婴传播

史宇飞 感染科 副主任医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三甲

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母婴传播,主要途径包括宫内感染、产时传播以及产后密切接触。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母亲可能在怀孕、分娩或哺乳期间将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需及时采取阻断措施。

1、宫内感染

乙型肝炎病毒可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当孕妇体内病毒载量较高或存在胎盘损伤时,病毒可能透过胎盘引发宫内感染。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妊娠中晚期,可能增加新生儿感染风险。

2、产时传播

分娩过程中新生儿接触母体血液、阴道分泌物等体液时可能感染。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占母婴传播的70%-90%。当产妇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双阳性时,传播风险可达80%-90%。

3、产后传播

哺乳期间通过乳汁传播的概率较低,但乳头皲裂出血或新生儿口腔黏膜破损时可能发生感染。日常密切接触如共用生活用品、亲吻等行为也存在理论上的传播风险。

孕妇应在孕早期进行乙肝五项筛查,乙肝病毒载量高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替诺福韦等抗病毒药物进行阻断。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需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完成三针疫苗接种后需复查抗体水平。哺乳期间注意乳头护理,避免发生破损出血。

推荐文章

推荐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