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流感可能引发肺炎、中耳炎、心肌炎、神经系统并发症以及肌炎等疾病,需及时就医处理。
1、肺炎
乙型流感病毒可直接侵犯下呼吸道引发病毒性肺炎,或继发细菌感染导致细菌性肺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咳脓痰等症状。婴幼儿、老年人及免疫力低下者更易发生,需通过胸部X线或CT检查确诊。
2、中耳炎
儿童因咽鼓管解剖结构特殊,病毒感染易通过咽部扩散至中耳,导致耳痛、耳道流液、听力下降等急性中耳炎症状。临床常用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充血、膨隆等特征性改变。
3、心肌炎
病毒通过血液侵犯心肌细胞,可引发心肌损伤标志物升高,表现为心悸、胸痛、心律失常等症状。重症患者可能出现急性心力衰竭,需通过心电图、心肌酶谱和心脏超声评估病情。
4、神经系统并发症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或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表现为意识障碍、抽搐、肢体瘫痪等。脑脊液检查可见细胞数增多,MRI可显示脑实质异常信号。
5、肌炎
流感病毒感染后约5%患者会出现横纹肌溶解症,表现为肌肉剧痛、肌无力、尿色加深等。实验室检查可见肌酸激酶显著升高,严重者可能并发急性肾损伤。
若出现高热持续3天不退、意识改变、呼吸困难、胸痛或尿量减少等症状,提示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应立即到感染科或呼吸科就诊。确诊患者需住院进行抗病毒、抗感染及器官功能支持治疗,早期使用奥司他韦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日常应注意隔离防护,高危人群建议每年接种流感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