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的发生与激素失调存在密切关联,主要涉及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甲状腺激素等水平的异常。这些激素通过调节情绪、认知和生理功能参与抑郁的病理过程。
1、5-羟色胺水平降低:5-羟色胺是中枢神经系统重要的神经递质,负责调节情绪、睡眠和食欲。当该激素分泌不足时,可能导致情绪持续性低落、兴趣减退等核心抑郁症状。临床常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类药物改善相关症状。
2、去甲肾上腺素失衡
该激素与注意力、动力和应激反应密切相关。其水平异常会导致精力下降、思维迟缓等表现。部分抗抑郁药物通过调节去甲肾上腺素受体功能发挥作用,如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等。
3、皮质醇分泌紊乱
长期压力刺激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导致皮质醇持续升高。这种状态可能损伤海马体神经元,影响情绪调节和记忆功能,同时可能抑制免疫系统,加重躯体化症状。
4、甲状腺激素异常
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引发乏力、情绪低沉等症状。约10%-15%的抑郁症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异常,补充甲状腺激素可辅助改善部分患者的抑郁状态。
当出现持续情绪问题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到精神心理科就诊。医生可通过激素检测、心理评估等明确病因,制定包含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需严格遵循医嘱,避免自行调整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