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后产生抗体的时间因疫苗种类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例如新冠疫苗、流感疫苗、乙肝疫苗等因作用机制不同,抗体形成时间也存在差别。
1、新冠疫苗
新冠疫苗接种后通常需7~14天开始产生抗体,完整免疫程序后抗体水平会显著升高。灭活疫苗一般需要接种两剂,两剂间隔21~56天,第二剂接种后约14天可形成充分保护。mRNA疫苗在接种第二剂7天后抗体达到高峰。需要注意的是,抗体水平会随时间逐渐下降,因此特定人群需要加强接种。
2、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疫苗抗体形成较快,约在接种后2周内产生保护性抗体。由于流感病毒易变异,疫苗成分每年更新,接种后产生的抗体对当季流行毒株有效。老年人和免疫低下者抗体应答可能较弱,必要时可咨询医生使用佐剂疫苗。
3、乙肝疫苗
全程接种需按0、1、6月方案完成三剂注射。首剂接种后约30%~50%接种者产生抗体,第二剂后可达80%,第三剂后抗体阳性率超过90%。接种完成后1~2个月进行抗体检测,表面抗体滴度≥10mIU/ml视为免疫成功。高危人群需定期监测抗体水平。
完成疫苗接种后仍要坚持做好个人防护,特别是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需佩戴口罩。若接种后出现持续发热、局部硬结超过3周或过敏反应,应及时就医。建议通过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抗体检测,避免非正规机构的检测误差误导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