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便秘的正确护理步骤通常包括调整饮食、腹部按摩、补充水分、药物治疗以及及时就医等。日常护理需根据婴儿年龄及便秘原因选择合适方法,避免自行用药。
1、调整饮食
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需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蔬菜、水果,避免过于油腻的食物。已添加辅食的婴儿可给予南瓜泥、西梅泥等富含纤维的辅食,促进肠道蠕动。奶粉喂养者需确认冲泡比例正确,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更换特殊配方奶粉。
2、腹部按摩
在婴儿清醒时,将手掌搓热后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轻柔按摩5-10分钟,每日2-3次。按摩力度需适中,可配合被动蹬腿运动,通过肠道物理刺激促进排便。注意避开喂奶后1小时内进行,防止吐奶。
3、补充水分
6个月以上婴儿可适量增加温水摄入,每日约30-50ml,分次饮用。可尝试稀释的苹果汁或梨汁(1:1兑水),其中的山梨醇成分有助于软化大便。但需避免过量饮用影响奶量摄入。
4、药物治疗
若便秘超过3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或短期应用乳果糖口服液等渗透性缓泻剂。严禁自行使用开塞露或肥皂条,以免损伤肛门黏膜。
5、及时就医
若出现腹胀拒食、哭闹不止、便血或超过5天未排便,需立即就诊。医生可能通过甘油灌肠缓解急性症状,并排查先天性巨结肠、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器质性疾病。
护理期间需记录婴儿排便频率及大便性状,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涂抹护臀膏预防红臀。注意观察精神状态,避免穿着过紧的尿布或衣物压迫腹部。若调整护理措施后仍反复便秘,建议尽早就医完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