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可能包括上腹疼痛、腹胀、反酸与嗳气、恶心呕吐、黑便或呕血等。多数感染者可能无明显不适,但部分患者会因胃黏膜损伤出现以下症状。
1、上腹疼痛
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引发慢性胃炎或胃溃疡,导致上腹部隐痛或灼痛,尤其在空腹时较为明显,进食后可能短暂缓解。疼痛多位于剑突下方,与胃酸刺激病变部位有关。
2、腹胀
细菌感染会影响胃动力及消化功能,导致食物排空延迟,胃内气体增多,表现为餐后饱胀感、腹部胀满,可能伴随打嗝或肠鸣音活跃。
3、反酸与嗳气
幽门螺杆菌促使胃酸分泌增加,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胸骨后烧灼感,同时胃内气体上涌导致频繁嗳气,尤其在平卧或弯腰时加重。
4、恶心呕吐
胃黏膜炎症刺激或溃疡形成可能引发恶心,严重时可伴随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若存在消化道出血可能呈咖啡渣样。
5、黑便或呕血
长期感染未治疗可能诱发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血液经肠道消化后形成黑色柏油样便,急性大量出血时可能出现呕血,需立即就医。
日常若出现反复上腹不适、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或异常黑便,建议及时进行碳13/14呼气试验、胃镜检查等明确诊断。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四联疗法根除细菌,避免擅自停药或滥用抑酸药,以免加重耐药性。